重要时间

会议日期:2022年3月24-26日

回放结束时间:4月3日20:00

联系我们

注册技术支持:

联系人:李倩影、彭勃

手机:18612966785

邮箱:cmacts@163.com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会资讯

立足临床 关注前沿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召开


为立足临床、关注前沿,对支气管哮喘相关领域的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3月24—2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以网络在线的形式召开。本次会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全方位地展现支气管哮喘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与新进展,提供多学科同道间的交流平台。

开幕式环节

3月25日上午,大会在线上开幕,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顾问黄绍光教授、陈萍教授、殷凯生教授、周新教授、林江涛教授、王长征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组长(以下简称“哮喘学组”)沈华浩教授,哮喘学组副组长赖克方教授、刘辉国教授、黄克武教授、张旻教授,以及学组全体委员等。刘辉国教授担任开幕式主持。

沈华浩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介绍了哮喘学组成长发展的历史、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近些年,哮喘学组与国内、国际同道一起积极努力地开展哮喘基础和临床的研究,围绕哮喘规范化诊治更新内容在全国开展系列巡讲,对多部指南专家共识进行了修订,牵头开展了多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在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本次学术会议立足临床前沿,是哮喘相关领域的一个百家争鸣的学术平台。最后,沈华浩教授代表学组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同道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并希望线上的同道们能够利用这次机会认真交流学习,把此次学术盛会的学术思想传到全国各地。

陈荣昌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议程内容安排非常丰富,尽管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无法在线下交流,但是线上的学术报告同样精彩,希望各位同道能够认真学习和探讨哮喘领域的研究和诊治进展,共同推动我国呼吸学科的发展。

瞿介明教授首先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在学组组长沈华浩教授以及历届学组成员的努力下,哮喘学组在临床研究、规范化诊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是国内最早和国际接轨的亚专业之一,并在推动呼吸学科走向世界作出了大量有成效的、突出的贡献。

钟南山院士在致辞中介绍了我国学者在哮喘和慢性咳嗽的临床研究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以及积极探索,并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的声音。他希望以本次会议为一个新的起点,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为推动哮喘免疫的全面发展开新局、谱新篇,为我国哮喘学科的前进注入持久的动力,共同开创哮喘防治事业美好的明天。

大会报告环节

随后,黄绍光教授、陈萍教授、殷凯生教授、周新教授担任大会报告主持人。

图片7.png

王辰院士在大会报告环节的致辞中指出,哮喘相关的研究在这些年来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学界同道还有很多需要关注和提升的地方,如进一步普及肺功能检查、推动支气管激发试验诊断试剂获批、提高哮喘吸入治疗的认识等。他强调一定要牢记“促、防、诊、控、治、康”6字箴言,全方位地从健康促进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各方面来推动哮喘防治工作。

图片8.png

在题为《哮喘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的报告中,王辰院士指出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临床表型,通过对流行病学调查策略、全球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哮喘在中国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以下四点:哮喘是全球流行的常见慢性呼吸病;临床诊疗有待进一步加强规范;应开展对哮喘流行的定期监测;推广规范化的哮喘诊治管理。

沈华浩教授以《全国不典型哮喘诊治现状调查》为题,基于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大样本、我国呼吸专科医生以及基层医生对不典型哮喘认知和诊治现状的调查问卷,发现:我国较多医师知晓不典型哮喘,其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知晓程度最高,胸闷变异性哮喘、隐匿性哮喘紧随其后;不典型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已广泛开展临床诊治;医师开展的不典型哮喘的诊治活动与指南推荐策略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基层医生诊治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大多数哮喘患者经现有药物治疗后可达到病情控制,但临床上仍有部分病例治疗困难,即所谓的重度哮喘或难治性哮喘,其最佳管理方法和内在发病机制尚不清楚。Fan Chung 教授在《重症哮喘的评估和诊治》的大会报告中,通过分析U-BIOPRED等临床研究以及在生物标志物方面取得的成果,其中包括有中国学者参与的多中心研究,提示未来重症哮喘的治疗将依赖于精准医疗的应用。

3月26日上午,学术饕餮盛宴继续呈现,赖克方教授、刘辉国教授、黄克武教授担任大会报告主持人,陈荣昌教授、周新教授、赖克方教授分别作大会报告,他们就呼吸学科最新指南共识及哮喘病诊疗进展进行深度解读,线上与会同道反响热烈。

陈荣昌教授作了题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肺疾病专家共识解读》的报告,他指出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EPD)的分类标准不同,近几年也有很多指南推出并指导临床规范诊疗这类疾病,但是目前尚未有被广泛认可的指南共识。基于这种情况,我国多学科专家联合讨论,共同制定了《嗜酸粒细胞增多相关性肺疾病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历时2年经过多轮讨论,终于完成。该共识对EPD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分类、评估和诊断程序、病因诊断与鉴别都进行了明确、规范的指导。陈教授最后表示,希望以此共识为基础、更多学者、更多学科共同努力探索,不断优化EPD的诊疗。

周新教授以《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为题,分享了糖皮质激素抵抗型哮喘诊疗方面的最新情况。周教授强调,目前糖皮质激素在哮喘诊疗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90%患者的哮喘症状在用药后都可得到明显缓解。周教授主要从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概念和机制、药物治疗进展两个方面展开分享。激素抵抗型哮喘以继发型为主,目前临床用药以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为主,近年来以IL-5、IL-4和IL-13为特异性靶点的药物取得重要进展。

赖克方教授在《中国咳嗽诊治指南(2021版)更新要点》的报告中,分享了中国最新版咳嗽指南的相关内容。他指出,为更好地完善这版指南,相关专家组成了指南修订小组,成员涉及多学科领域权威专家。赖教授分享了新版指南中对各类型咳嗽诊疗方面的更新内容。最后,他表示,未来将落实全国性慢性咳嗽数据登记工作,进一步探寻空气污染与慢性咳嗽的关系,并希望本指南能够在基层与社区医院得到推广普及,进一步规范慢性咳嗽的诊断治疗。

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中华医学会全国哮喘学术会议已走过12届,从起步到壮大,从国内到国外,硕果累累。本次会议立足临床,探索前沿,汇聚哮喘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百花齐放,以学术交流促学科进步。同时,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面对中国哮喘的流行与疾病负担的调整,责无旁贷,砥砺奋进,让我国哮喘学术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向世界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文/郑梦莹  王泽宇)